点想觅


潮州名素护国菜

2013-07-06 11:54

潮州素菜,种类繁多,制作精巧。据《中国潮州名菜谱》一书所列素菜27款,占该书所统计的潮州名菜的9.1%,素菜比重之大是粤菜中所罕见。素菜,本为不带荤的菜肴,也称斋菜,是宋代由外国僧侣传入,称作罗汉斋。潮州素菜却素而不斋,素菜荤做,素中带荤,鲜美可口,富于田园风味。潮州著名的素菜有护国菜、八宝素菜、萝卜干贝丸、原菇素菜、清脆竹笋、冬瓜盅等。

    护国菜,是用番薯叶子做的一道素菜。说起名菜护国菜的由来,却有两段典故。

    ①又称天河素菜。相传南宋末年,少帝同张世杰、陆秀夫等君臣,从福建逃到一座深山的古庙里,庙中僧人见们疲惫不堪,又饥又渴,本想做出丰盛的饭菜款待,奈因连年战乱,庙里除后园种的一块蕃薯地外,已一无所有,只好就地取材,采来鲜嫩的蕃薯叶子,下锅泡去苦味,煮熟后拌渗一点花生油,制成蕃薯叶羹送上充饥。饥渴交加的少帝君臣,见这菜碧绿,软骨爽口,便大加称赞,询问这菜肴的名称,僧人一时答不出来,随口说:天河素菜,并合掌谦卑地说:山野间无可奉献,此菜能为皇帝解除饥渴,保护大宋龙体,贫僧心愿足矣!少帝听后十分感动,遂封此菜为护国菜(见1994年出版《潮汕百科全书》第240页)。

   ②宋帝赵昺南逃至潮州城郊,后有追兵,前无明路,军内断炊,饥肠辘辘。有老者(一说是和尚)因家中已无果腹之粮,急中生智,从后院掐来地瓜秧,烧火煮过权作御食,小皇上却津津乐食,赞为美味,并赐了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名字护国菜(见2002130《潮州广播电视报》)。

    从此,这道素菜便身价百倍。可见潮州菜肴素菜多,当时是迫于无奈。至于素菜荤做,配以肉类及其他佐料,是富裕人家或生活改善之后的事情。

    素菜的主要原料来自田间生产的新鲜蔬菜。由于潮州位于韩江、榕江、练江三江出海的三角洲地带,河涌交错,雨量充沛,气候温和,适宜农作物生长,潮州成为岭南粮食与农副产品的重要产地之一,这就为素菜的制作提供充足的原料。潮州人多用素菜的起因,主要由于潮州地少人多,尽管百姓善于精耕细作,仍难以糊口,百姓生活比较艰苦,心灵手巧的潮州人常常粗料精做,把素菜也做得美味可口。

—————

返回